找到相关内容9098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

    本来,在佛的时代,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,佛法是一味的,只是由于说法的对象不同,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。  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,说做人的根本道理,持五戒,修十善,称为人天乘;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,便说解脱生死的方法,称为声闻的小乘;对于根器深厚而有悲愿化世的听众,便是菩萨大乘。  事实上,佛法共分五乘:人乘、天乘、声闻乘、独觉乘、菩萨乘。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,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,综合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5040540.html
  • 早期中国佛教的大乘小乘

    早期中国佛教的大乘小乘观  周伯勘  文史哲学报.第 38 期  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发行  1990 年 12 月出版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235 页  摘要:  此论文检验早期中国佛教独特的大乘小乘观以及鸠摩罗  什的译经对中国佛教徒了解印度佛教宗派...

    周伯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2571348.html
  • 请勿滥用“小乘

    请勿滥用“小乘”  / Dr. B. P. Kirthisinghe 魏 善 韬  编按:本文译自 Dr. Buddhadasa P. Kirthisinghe:“A Letter to ...陈述有关大乘佛教伤害上座部佛教事实的信件。大乘佛教一直滥用“小乘”来称呼上座部佛教,这个傲慢无礼的用词,经常有意无意地出现在大乘教徒的口中或文字中,这除了流露他们的傲慢习性之外,也伤害佛陀的根本教法。 ...

    Dr. B. P. Kirthisinghe 魏 善 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4151731.html
  • 小乘禅数之学略述

    佛教在两汉之际经西域初传至中国内地,而佛典的大量译出,则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的。最早在中土流行的是安世高一系的小乘禅数之学,其所传主要为流行于古印度西北部从上座部分出的说一切有部之学。安传小乘禅数之学对...实际的禅修。此二经所明之禅定,成为汉魏两晋间人们修习的主要禅法,此二经则成为小乘禅数之学的主要依据。   《阴持入经》,顾名思义,着重分析的是佛教的阴、持、入这三个基本概念。阴、持、入,后来分别被译为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2941236.html
  • 小乘佛藏形态论(上)

    小乘佛藏形态论(上)   陈士强   佛祖释迦牟尼在世之时,虽然已有根据直接的听闻或间接的传授而能讽诵若干篇佛语(此为口语佛经的原型)的僧人,但由于那时尚未对佛典作系统的分类整理,因而还没有&...可以分为小乘三藏和大乘三藏两类。小乘三藏又称“声闻藏”,大乘三藏又称“菩萨藏”。小乘三藏的编纂,虽然在街处于原始佛教期的第一次结就已开始,但真正形成文字的...

    陈士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0468562.html
  • 小乘、大乘、金剛乘

    小乘   修行的起點是小乘道,小乘法著眼於充滿我們生活經驗中的挫折感,這種挫折源於執著一個獨立、永恒的自我之虛妄觀念,這個認識導源於佛陀宣說的「四聖諦」:(1)苦(2)集(苦之因—我執)(3)滅(解脫)(4)道(解脫之因),就是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的八正道。這個教法將我們的病因診斷出來,並給予康復的處方,經由在禪修中及日常生活裡修學小乘簡易、精確而莊嚴的教法...

    噶瑪聽列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1345180.html
  • 小乘佛藏形态论(下)

    小乘佛藏形态论(下)   陈士强   1、分别说部   分别说部,指的是佛灭后三百年间,统一的上座部中自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以后,剩下的那部分“根本上座部”(略称&...,色法十一种、心法一种、心所法四十六种、心不相应法十四种、无为法三种),为小乘佛学的教科书。   有部的论书除上面提到的以外,街有:   瞿沙(意译“妙音”)的《阿吡昙甘露...

    陈士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0568563.html
  •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本质上有其一致性

    如何之好的善事或如何之糟的恶事,都不能够说它属于大乘教法,这是佛陀早已确定了的。   既然小乘的教法是只基于释迦牟尼佛的所叙经文教典,大乘教法则是基于释迦牟尼佛所示经部和怛特罗部(续部)经典。然而,无论...只是小乘教徒的最终目的,大乘信徒与此恰恰相反。有关大乘无论是经乘还是怛特罗乘的基本原理,有的与小乘相似,在介绍小乘时已经作了介绍。举例来说,厌离心与产生厌离的原因,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二者都是相同的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61555266.html
  • 小乘到大乘--佛教的世俗历程

    小乘到大乘--佛教的世俗历程  一、学佛的目的   小乘的教义,基本上就是佛陀的教义。这种教义是建立在众生皆苦的基础上,学佛的最终出路是看破一切业力,修成阿罗汉,最终涅槃,永脱轮回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,小乘最重要的是个人努力。大乘的意思是“大车辆”,是相对于小乘教唯求自度而力求度无数人的车辆,大乘还有一个名字叫菩萨乘,即大乘最高的境界是修成菩萨。菩萨的定义中有很大一部分是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”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4157977.html
  • 大乘小乘佛教是怎么区分的?

      汉传(大乘为主)、南传(小乘为主)、藏传(大乘为主)   大乘,梵语maha^-ya^na,意指大的交通工具。不以个人之觉悟(如小乘行者)为满足,而以救度众生为目的,一如巨大之交通工具可载乘众人...。他们又把一切存在现象分为“五位百法”。另外还阐扬五种姓说,认为有一种“无种姓”的人,毕竟不能成佛。   据《大唐西域记》所载,印度系大乘、小乘二教并行。《南海寄归传》卷一谓二者之区别不明,其文云(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21943513.html